林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,这是办学过程中为更好服务于国家林业、水土保持、园林及风景园林事业逐步建立的。
林学专业:该专业设立于1958年甘肃农业大学建校之初,是除兽医、畜牧专业外,学校最早兴办的专业之一。1958年12月15日,召开甘肃农业大学成立大会,在畜牧、兽医两个系的基础上,增设了农学、林学和农业机械3个系,此时学校共设5个系5个专业,并于同年开始招生。1962年,林学专业停止招生。1971年10月,学校将园艺、林学两系合并为林果系,当年开始在林果系招收第一届“工农兵大学生”。1977年,全国恢复招生统考制度,学校开始以林学专业招生,学制恢复为4年。1979年,学校决定将林果系正式恢复为林学系和园艺系,同年开始招生。2019年林学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1975年、1976年,林果系受省林业厅委托,举办2期林果干部短训班,分别招收50人、40人,学制2年,大专学历。1983年,为了大力发展林业生产,在省委组织部的协调领导下,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,学校在3个专业设置干部专修科,修业年限2年,其中林学干部专修科在林学系招生。当年经全国成人高考录取学员29名,1985年录取30名,1988年录取19名,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,他们成为甘肃林业科技的骨干力量。1986年至2004年,林学专业招收专科班。1994年,受省林业厅委托,开始了林学和水土保持成人教育专业。
在专业发展的同时,教学组织也在不断调整和加强。1990年,全校共设有教研组(室)95个,其中林学系8个;1995年,全校共设教研组(室)65个,其中林学系5个。2004年,学院设有林学综合实验室。
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:针对西部特别是甘肃省部分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情况,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,学校设立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,该专业是在林学专业《水土保持学》课程的基础上,创建于1986年,同年招收水土保持专业专科生,199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。
20世纪90年代初,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,学校加大了专业建设和改造的力度。1996年,学校对现有本、专科专业进行了整理,整理后全校设本科专业24个,其中学院有林学和水土保持两个专业。1998年,学校根据教育部《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现有本专科专业整理工作的通知》精神,对本、专科专业再次进行了整理。整理后学校有本科专业23个、专科专业51个,其中学院的本科专业为林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,也即水土保持专业更名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,该专业为学校的优势与特色专业。2020年,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期间,1996年10月,学校在学院设有沙漠治理本科专业,招生56名。
园林专业:1999年,学校坚持“科学、规范、拓宽”的专业发展方针,将重点放在优化专业结构、改造传统专业、保护优势专业、发展应用专业、兴建新兴专业、形成特色专业上,有重点、有计划地增设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,尤其是近农非农专业,据此学校在学院新增园林本科专业。2022年,园林专业获批甘肃农业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风景园林专业:2015年,学校在学院设立风景园林本科专业。
学位授予及其它专业:从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开始,学校在8个专业首先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工作。2001年,甘肃省学位委员会对已设置的本科专业进行了学士学位授权认定,学校25个专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,其中学院有林学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、园林3个专业。目前4个本科专业均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。同时,学校在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有园林工程学院,为学校二级学院,设有林学、水保、园林3个专升本专业,学院教师进行论文指导等。